新闻中心NEWS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>>新闻中心>>行业新闻 > 新闻详细

几乎没有年轻人学木匠,这门技艺将失传?
文章来源:中国林业网      作者:琴博包装     发布时间:2019/11/16 15:11:57     浏览次数:

几乎没有年轻人学木匠,这门技艺将失传?


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,留下无数让世人叹为观止的古老文明:孔孟老庄的伟大思想,屹立千年的赵州桥,秦皇汉武的万里长城,凝聚着古老智慧的四大发明,还有灿烂的木艺文明和传承的工匠精神。鲁班就是我们大家敬仰的一位木工大师。然而当下,传承千年的工匠精神却逐渐消逝,一些家具品牌纷纷追求“国外”的标签和国人争相追逐的局面形成鲜明反差。


我们要反思工匠精神的失落,思考工匠精神及其背后深层次的内涵由谁继承?



木匠行业濒危,手艺要失传?


有个小木匠曾在网络上说出了残酷的现实:“现在的年轻人中有几个愿意干这种,说白点就是苦力的活呢?又脏又累,又不是什么体面工作。”他说到了问题的关键点——体面


体面是什么?体面就是一个社会的认可。多少从小便酷爱做木工做手艺活儿的年轻人,却苦于家庭的反对,社会的不认可,只能远离真心喜爱的木匠工作。


《新商报》曾经做过调查,目前传统木匠的普遍年龄在45岁以上,年轻人几乎没有再学木匠的了。

木工活既要用心,又还费力,他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与一体,既要设计又要掌握各种技巧来创造,没有聪明的头脑一般学不会木工,所以许多年轻人宁愿学理发当厨师,也不沾木工的边儿,如此的“技术断层”“青黄不接”让那些等着徒弟接班的老匠人们倍感失落。无人接班、没人肯学,民族文化遗产无人钻研与继承,木匠这种职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境地。这不仅是一个职业的濒危,而是预示着一门技艺的失传。


匠人也能成大师


能把木匠活儿做好的人,在其他岗位上一定也能做出好成绩。有人说:“匠人永远成不了大师。”但历史上,不少做过木匠的人却真真切切成了“大师”。


1、诸葛亮:诸葛亮在木工方面不仅技艺了得,还自创发明了“孔明锁”“木牛流马”等。


2、朱由校 —— 明朝的木匠皇帝:从做皇帝的角度看,朱由校并不是一位好皇帝,但他实在是一位天赋异禀的木匠天才。据说,凡是他所看过的木器用具、亭台楼榭,他都能做出来。


他亲手做的小玩具木人神态各异、惟妙惟肖,放在市场上卖,老百姓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也会花重金购买。此外,他还发明了中国最早的喷泉。


3、齐白石:齐白石从15岁到26岁,做了十多年的木匠。齐白石长年走街串巷,雕花刻木,在长年的劳作中锤炼了齐白石的造型、构图,以及对材质把握等多方面的能力。


同时,他长期操刀游刃木间,练就了手、腕、臂的功力,使之后来的书法绘画及篆刻深受其益。


工匠精神的核心:专注力


能做好木匠的人,亦能成为大师。并不是说木匠是通向大师必经的道路,关键在于,能做好木匠的人,他拥有最可贵的专注力,而专注是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。

专注的力量很大,它能把一个人的潜力发挥到极致,一旦达到那种状态你就没有了自我的概念,所有的精力集中到了一点


庄子在《达生》中描写了一个工匠不用工具,只用手指一转,就能画出完美的方圆。这当中的秘诀就是“用志不分,乃凝于神”。

什么是“凝神静气”,通俗一点,就是我们常说的专注力,而专注力就是工匠精神的核心。


匠人在经过长期的锤炼,培养了高度集中的专注力,在工作中别无旁视、专心致志,已经达到了一种忘我的、无我的、物我一体的境界。

当木匠专注的把手中的木头当做一件艺术品来打磨雕刻时,殊不知,他自己呈现出物我两忘的境界已经成了一种艺术美。


相关新闻